Subscribe or login to read more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if you have subscribed previously)

Email Verification


    Edit Email Icon

Enter OTP code from your email.


Didn't receive OTP code?


Private Residential Report Q1 2025 Mandarin

优质私宅新销量创一年新高

2025年第一季度新房需求保持劲,新建优质私宅销量达到一年来的最高水平。  



价格趋势 | 增长放缓

人住宅价格连续第二个季度上涨,但涨幅有所放缓。市区重建局URA)发布的私宅价格指数(PPI)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的涨幅较小,仅为0.8%,低于2024年第四季度2.3%的涨幅。

整体价格增长放缓可能是由于非有地房产价格涨幅较小,其价格在第一季度上涨了1%,但低于2024年第四季度3%的涨幅。不过,有地房产价格反弹了0.4%,扭转了上一季度0.1%的跌幅。




缓慢的价格增长也可能归市区以外宅市场份额的增加,这些住宅的售价通常低于城市边缘和核心地段的其他房产。根据市建局房地产统计数据,中央区以外(OCR)的有地住宅和非有地私宅(不包括执行共管公寓)的销售比例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47.3%上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58.2%相反,其他中央区(RCR)的比例从同期的42.1%下降至29.3%。核心中央区(CCR)的比例则从10.6%小幅上升至12.4%

各细分市场的房价

在各细分市场中,整体增长有所放缓。2025年第一季度,市区以外或中央区以外的非有地房产价格上涨了0.3%,而2024年第四季度则上涨了3.3%黄金地段或核心中央区的房价上涨了0.8%,低于上一季度2.6%涨幅。在城市边缘或其他中央区的房价上涨了1.7%2024年第四季度3%的增长有所下降。



销售量 | 转售量大幅下降

人住宅销售(包括非有地私宅和有地私宅,不包括执行共管公寓)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7,433个单位下降2.3%2025年第一季度的7,261个单位(图3)。由于新房市场竞争加剧,转售市场表现较为疲软。因此,转售量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3,702个单位下降至 2025 年第一季度的3,565个单位,降幅为3.7%



2025年第一季度新房交易量小幅下降至3,375套,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3,420套下降1.3%。这是过去三年来第二高的季度新房销售业绩,销售高峰出现在2024年第四季度。强劲的销售表现主要得益于今年最大的项目的推出,即拥有1,193个单位的Parktown Residence,以及另外两个备受瞩目的开发项目:拥有777个单位的艺景峰(The Orie)和拥有501个单位的ELTA,这两个项目均实现了卓越的销售表现。



优质 | 新房销售创一年新高

2025年第一季度,核心中央区(CCR)的新私人住宅销售量达到一年来的最高水平。2025年第一季度共录得192宗有地和非有地私宅交易,环比增长40.1%,同比增长81.1%。上一季度,核心中央区的销售交易量创下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共有215个单位易手。

2025年第一季度,强劲的销售主要得益于柏南华庭(One Bernam),该项目售出102个单位,其次是Aurea24单位),以及首福(The Collective at One Sophia)、Hill House19 Nassim(各10单位)。

根据市区重建局房地产资讯系统(URA Realis)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期间,价值至少为500万新元的高端非有地交易量,从107宗略微下降至102宗。然而,同一时期内,价值超过1,000万新元的交易量从13宗增加至17宗。


展望 | 放慢速度  

作为一个高度依赖出口和贸易的国家,新加坡很可能将承受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最大冲击,因为美国是我国主要的贸易目的地之一。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潜在贸易战可能导致美国通胀率上升,进而可能使利率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高位。尽管自2024年中以来,包括新加坡在内的许多国家已因过去一年通胀压力下降而实施了降息措施,但这一情况仍可能发生。

贸易紧张局势可能导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放缓,促使潜在购房者在考虑不可预测的经济环境带来的风险时,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     

尽管如此,目前私人住宅市场主要由国内买家推动,尤其是组屋升级者,他们从出售组屋中获得了丰厚的收益。如果就业保持稳定,收入持续增长,且组屋市场持续繁荣,预计消费者信心和支出将保持良好,这反过来将利好人住宅市场。

此外,通过政府土地销售,整体住房供应量正逐步增加。私人住宅单位和执行共管公寓的竣工量将从2026年的7,968个单位增至2028年的12,392个单位。住房供应量的增加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抑制房价大幅上涨。